2024年1月12日,水星將抵達今年第一次西大距的位置,水星與太陽之間的日距角約為23.5度,日出時在東南方向,仰角約18度,視亮度為-0.3等,雖然-0.3等以恆星的觀點很亮,肉眼即可發現它的蹤跡,但由於臨近天亮,且受到大氣層影響其亮度,仍需要一定的時間及眼力搜尋。
由於水星是內行星,平時都在太陽附近難以觀察,但當水星來到「大距」的位置時(通常發生於太陽-水星-地球三者連線接近直角,水星位在這個角頂點位置時),從地球上所見的水星離太陽最遠,屆時在日出或日落時所見的水星仰角較高,最容易觀看。其中,當水星位在太陽以東時稱為「東大距」,見於日落後的西方天空;位在太陽以西時為「西大距」,見於日出前的東方天空。
本次的水星西大距,雖然發生於1月12日,但是在這前後三、四天的5時30分至天完全亮之前都是適合的觀賞時機,1月11日時達到日出仰角最高(約19度)。由於行星基本上都位於黃道面上,故利用其它已經在天上的行星連線來查詢不太容易以肉眼見到的水星,當天在天空中的亮行星僅有金星,找到金星後往左下方延伸即可找到較暗的水星,並且需於5時15分之後才能見到它升起,想要一睹水星的民眾需前往東南至東方低空視野開闊處才能看到它;如果在好天氣的情況下透過天文望遠鏡觀察水星,甚至可看到水星的形狀呈弦月般的外觀,此時的水星視直徑僅有約6.7角秒,建議使用口徑20公分以上的望遠鏡才能見到這精彩的一幕。(編輯/許晉翊)

圖說:1月12日06:20東南方低空所見水星、金星及火星,若天氣良好使用望遠鏡可見水星的弦月狀
※ 本文由萌芽機器人自動轉貼自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站,並有透過程式自動轉換字串,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任何錯誤之處還請見諒!
關於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又被稱為台北市立天文館或台北天文館,座落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的臺北科學藝術園區內,隸屬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創立於 1996 年 11 月 7 日,於 1997 年 7 月 20 日正式全面開放。其起源可追溯至臺灣的第一座天文教育機構,即「臺北市立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