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4(網際協定第四版)和IPv6(網際協定第六版)是兩種不同的網路協定,用於識別和定位在網路上連接的設備。以下是它們之間的主要差異:
IP位址長度:
- IPv4使用32位元的位址,通常以四組數字表示,每組數字在0到255之間,例如:192.168.1.1。
- IPv6則使用128位元的位址,通常以八組16進位數字表示,之間以冒號分隔,例如:2001:0db8:85a3:0000:0000:8a2e:0370:7334。
IP位址數量:
- IPv4有限的32位元位址空間導致IP位址耗盡問題,因為全球需求迅速增加。
- IPv6的128位元位址提供了極大的位址空間,可以支援遠比IPv4多得多的IP位址,幾乎無限。
地址配置:
- IPv4地址通常使用手動配置或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來獲得。
- IPv6內建了自動配置功能,稱為SLAAC(Stateless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設備可以根據網路環境自行生成IP位址。
協議和安全性:
- IPv6支援新的協議和安全功能,如IPsec(網際網路安全協議),可更好地確保通信的安全性和隱私性。
- IPv4需要額外的擴展協議來實現相同的安全性。
網路效能:
- IPv6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具有更高的效能,因為它減少了網路中的路由器和NAT(網路地址轉換)的使用。
總的來說,IPv6是IPv4的升級版本,旨在解決IPv4位址枯竭的問題並提供更多的功能和安全性。然而,由於IPv4仍然普遍存在,許多網路必須支援兩者,這種情況被稱為「IPv4和IPv6雙棧」。隨著時間的推移,IPv6將更廣泛地取代IPv4,以應對不斷增長的網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