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星象焦點之一的獵戶座流星雨將於10月21日至22日迎來極大期,今年的獵戶座流星雨預報ZHR為20,數量雖然不多,但月相適逢朔月,整晚皆不受月光影響,仍是值得欣賞的流星雨。
獵戶座流星雨的活躍期自10月2日開始至11月7日,ZHR值約為10到20,屬於中小型流星雨,不過卻也曾在2006年至2009年期間數量增加到50至75左右。在過去幾年中,獵戶座流星雨的觀測數量都偏低,預期今年的獵戶座流星雨的數量將與往年類似。

圖說:獵戶座流星雨示意圖,2025年10月21日23:30東方天空。輻射點於晚間22點後隨獵戶座從東方升起,由於不受月光影響,整晚可見,觀測條件絕佳。
大部分的流星雨來自於彗星留下的塵埃,而獵戶座流星雨是由哈雷彗星(1P/Halley)造成。哈雷彗星屬於短週期彗星,週期為75到76年,下一次看到哈雷彗星要等到2061年。除了獵戶座流星雨,哈雷彗星還造成了極大期在5月6日的寶瓶座η流星雨。(編輯/王庭萱)
※ 本文由萌芽機器人自動轉貼自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站,並有透過程式自動轉換字串,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任何錯誤之處還請見諒!
關於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又被稱為台北市立天文館或台北天文館,座落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的臺北科學藝術園區內,隸屬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創立於 1996 年 11 月 7 日,於 1997 年 7 月 20 日正式全面開放。其起源可追溯至臺灣的第一座天文教育機構,即「臺北市立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