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訊】

海報(俄語)
目錄
背景
編輯
早在為期200天的拉丁美洲之行前,在異國舉辦活動(攝影展、會議等)的想法就出現了,但後來它撞上了官僚主義的鐵牆。
十年後,也就是2025年,好運終於來臨:該專案得到了俄羅斯外交部的批准,並由俄羅斯聯邦對外合作署進行了評估。
他們計劃去非洲進行一次漫長的旅行,並在那裡舉辦一系列活動,向當地人介紹俄羅斯文化,同時研究也當地人的生活方式,以便在回國後向同胞傳達資訊。
作者的專案促成了在非洲國家舉辦的六場文化活動,以及在其祖國俄羅斯舉辦的此次文化活動。以下就是活動的經過:
活動
編輯
2025年7月17日,在位於辛菲羅波爾市中心普希金街的克里米亞民族博物館主廳舉行了維克多•平丘克的一次創作會議,這次會議是根據他第五次非洲之行的成果組織的,這次旅行持續了120天,涉及的國家包括埃及、摩洛哥、西撒哈拉、茅利塔尼亞、突尼西亞。
此次活動(與去年一樣)恰逢專業節日“民族誌學家日”,該節日是為了紀念偉大的俄羅斯科學家和旅行家尼古拉•尼古拉•米克盧霍-馬克萊誕辰而設立的。
為了彰顯主題,講師穿著專門為此在拉巴特購買的摩洛哥民族服裝:加拉貝亞 (galabeya),是一種長襯衫,衣領上飾有傳統圖案。(順帶一提,在茅利塔尼亞,維克多•平丘克也穿過傳統服裝,從活動海報上的自畫像中可以看出)。
此外,活動還展出了一些從非洲帶來的物品,包括摩爾念珠和突尼西亞金屬茶具。
觀眾們瞭解到了許多關於馬格里布居民的趣事。除了上面提到的內容外,這位旅行者還講述了他的冒險經歷:在開羅墓地過夜;在努瓦克肖特市中心一座廢棄的摩天大樓里長住;以及他如何在阿塔爾城與當地人一起生活等等……
此次活動標誌著該專案第二部分的開始,總體而言,可以說是成功的。
※ 本文由萌芽機器人自動轉貼自維基新聞,並有透過程式將可能的簡體中文自動轉換為台灣正體中文,新聞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任何錯誤之處還請見諒!
關於維基新聞:他們是一群志願者,使命是建立一個高品質,更新迅速,內容公正準確,且具有新聞價值的網站。所有在維基新聞網站內的內容都在自由版權許可下發布。這使得他們的內容能夠被自由的重新發佈與使用,並希望對全球數位資訊共享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