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訊】香港屯門一間中學今午因「頭髮長短」鬧出警情!宣道會陳瑞芝紀念中學一名15歲男學生疑因頭髮過長與校方糾纏3個月,昨日遭副校長持剪刀逼剪,家長不滿理論爆衝突報警。事件在香港中學生掀起熱議,學生們直斥髮禁是「服從性測試」,更諷喻校方如「大清王朝」。

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陳瑞芝紀念中學,攝於2024年
剪刀逼剪髮引警情 3個月鬧劇升級
警方訊息指,今日上午12時許接報屯門友愛路7號該校有糾紛,到場發現一名男學生父親與副校長因「頭髮問題」爭執。事緣該男生3個月前被指頭髮過長違反校規,其父多次反映未果。昨日,副校長再要求男生剪髮,男生質疑校規無明確規定,要求見校長,豈料副校長突然拿出剪刀,要學生自剪或去髮型屋,嚇得學生拒絕並告知父親。
男學生父親今午到學校理論,雙方情緒激動,最終警,案件暫列「糾紛」處理。
學生轟:副校自己頭髮唔多 不如一齊剪?
維基新聞記者Kit Wong採訪發現,多名中學生直斥校園髮禁陳舊僵化,更以「清初剃髮令」作比,質疑校方借規則強化服從性,甚至暗指部分辦學團體思維保守。
就讀該校的15歲學生阿朗憶述事件時仍帶驚訝:「oh that is my school...(哦,那是我的學校……)」他直言,校內對髮型的規管早已備受爭議,「副校啲頭髮都唔係好多啫,不如剪埋佢啦!(副校長的頭髮也不算多,不如也一起剪掉吧!)」這句調侃背後,是學生對校方雙重標準的不滿。
16歲的阿欣則對髮禁本身提出質疑:「真係理解唔到,香港或者任何地方嘅髮禁思想——只要唔阻學習、唔阻人格發展,點解一定要管?(實在無法理解,香港或是任何地方的髮禁觀念——只要不妨礙學習、不影響人格發展,為何一定要管束?)」她更透露,同輩間早有討論:「香港好多官方組織,總愛將十幾年前嘅過時思維套入新社會,完全唔合拍,真係難以理解。(香港很多官方組織,總愛將十幾年前的過時思維套用在新社會中,完全不合時宜,實在難以理解。)」
談及校規本質,阿欣直指核心是「服從性測試」:「其實根本係鞏固校方威嚴,校方話你唔可以做乜,就唔可以做乜,冇商量餘地。(其實根本是為了鞏固校方的權威,校方說你不可以做什麼,就不可以做什麼,毫無商量餘地。)」這一看法得到17歲阿哲認同,他特別提到性別定型的不合理:「佢哋淨係識分二元性別,男仔頭髮唔準過眉,女仔一定要扎馬尾——每個性別都有一堆死板規範,從來唔會諗有冇改變空間。(他們只懂得區分二元性別,男生頭髮不準過眉,女生一定要扎馬尾——每個性別都有一堆死板的規範,從來不會考慮是否有改變的空間。)」
最辛辣的批評來自阿欣展示的一張手機截圖——內容是維基百科關於「剃髮易服」的記載:明末清初清廷強令漢人改剃滿族髮型、換滿服,因「區分服從者與反抗者」引發血腥鎮壓,與圈地等並稱「清初六大弊政」。阿欣指著截圖直言:「我明瞭,學校根本係『大清王朝』!
宣道會陳瑞芝紀念中學的教師均為基督徒。學生阿洋則補充:「保良東華呢類組織,好似真係親清組織,that explains everything(保良局、東華三院這類辦學團體與宗教組織,似乎真的是親清組織這就解釋了一切)」,話語間暗示部分辦學團體或延續舊式統治思維,才讓這類陳規得以留存。
維基新聞關注校園動態之餘,亦向即將迎來DSE放榜的考生送上祝福:願各位明(16日)天放榜順順利利,得償所願,更謹記人生道路萬千,每條都能走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髮禁爭議纏鬥多年
平機會2023年7月回覆傳媒查詢透露,2021至2023年2月接獲5宗學生頭髮長度投訴。有性別焦慮的林澤駿,早在就讀2022年就讀中五時已投訴學校不準男學生留長髮,當時平機會在電臺受訪時說「性別認同障礙或屬殘疾」;2023年他再投訴男女生髮型規定涉歧視,平機會最終以「缺乏實質損失」終止調查。林澤駿不服,質疑為何2014年社運人士「長毛」梁國雄挑戰監獄剃髮令能勝訴,自己卻敗陣——平機會解釋,兩者本質不同:「長毛案涉監獄衛生,學校強調『樸素形象』。」
不滿結果的林澤駿,聯同患自閉譜系障礙的黃永熙,於2023年初申請法援,豈料苦等10個月仍未獲批。二人在有機會訴訟失敗後面臨破產下,仍堅持於2023年11月自行入稟高等法院,控告母校:林澤駿指校方以「不剪髮每日記缺點、甚至停學」威脅,逼其剪髮後導致情緒問題;黃永熙則因留長髮被拒於課室之外,長期獨自在醫療室上課,禁止參與校內活動,導致病情惡化。二人訴求包括裁定母校違反《性別歧視條例》及《殘疾歧視條例》,要求道歉、賠償,並撤銷所有相關懲處。
泰國最高行政法院今年3月5日裁定,廢除實施長達50年的學生髮型限制規定,認定違憲且違反兒童保護法,指有關規定「未能反映現代社會價值觀」,無法保障學生多元化身份認同與發展權益。
泰國這項髮禁可追溯至1972年軍政府時期,當局要求學生保持「適當」髮型,1975年教育部更明確規定:男學生禁蓄鬍、須剪短髮;女學生頭髮不得過耳、禁化妝,聲稱旨在塑造「良好公民」。2020年,23名學生聯合提訴指其侵犯人權,2024年教育部已放寬部分許可權,讓學校自主決定髮型與服裝。
香港方面,正推進民事訴訟的林澤駿今年3月回應《Yahoo新聞》稱,其案件因民事訴訟法律程式繁瑣,料最快2025年年底正式開庭審理。他對泰國裁決表示高興,但擔心當地學校未必跟上轉變,「就像臺灣2005年已取消髮禁,仍有學校不依規定」,建議泰國加入相關罰則,增加對學校的阻嚇力,避免「舊思想」教師繼續懲罰學生。
宣道會陳瑞芝紀念中學今日回覆《香港01》查詢時表示,已就事件展開內部調查,並積極配合家長及警方跟進。校方稱,涉事家長已報警,案件經警方調查後已交回學校處理,因保護學生私隱,暫不便透露更多細節。
校方強調,會以「客觀、公正、嚴謹」態度調查事實,按結果採取適切措施,保障學生權益及校園秩序,同時已向教育局通報,並為受影響人士提供心理輔導。
到底係規範儀容,還是用性別框架箍住年輕人?這場「頭髮之戰」,恐怕還要續演。
採訪、記者:Kit Wong (Kitabc12345)
※ 本文由萌芽機器人自動轉貼自維基新聞,並有透過程式將可能的簡體中文自動轉換為台灣正體中文,新聞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任何錯誤之處還請見諒!
關於維基新聞:他們是一群志願者,使命是建立一個高品質,更新迅速,內容公正準確,且具有新聞價值的網站。所有在維基新聞網站內的內容都在自由版權許可下發布。這使得他們的內容能夠被自由的重新發佈與使用,並希望對全球數位資訊共享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