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訊】
香港時間6月29日,成立19年、屬香港泛民主派政黨之一的社會民主連線(社民連)宣佈正式解散。
該黨的解散間接象徵香港泛民黨派在2020年6月30日「港區國安法」實施後的強大壓力下,已基本被「清零」殆盡。
2020年6月30日,「港區國安法」由中國第13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透過,同日以全國性法律形式納入「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當中,在香港正式公佈實施。在這一壓力下,香港泛民黨派在這5年間先後走向解散的命運。據2024年一項非正式統計,香港已有逾90個機構或組織因此解散,其中並不都是政治團體。
就在「港區國安法」2020年6月30日實施當天,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中扮演要角的政黨「香港眾志」,時任秘書長黃之鋒、創黨主席羅冠聰、前副秘書長周庭等人先後宣佈退出;當天稍晚,「香港眾志」便宣佈即時解散,停止一切會務,成為「港區國安法」影響下第1個解散的政黨。
2021年2月27日,泛民陣營另一個當時已成立19年的政團「民主動力」,也在「港區國安法」的強大壓力宣佈停止運作。同年2月28日,香港警方即以「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的罪名,將47名參與202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民主派初選的人士起訴,成為「47人案」,二者被認為是「港區國安法」鎮壓香港民主派的標誌性事件。
此後,2021年成為香港泛民政治黨派及親泛民團體大量被解散的集中期。其中包括6月26日宣佈解散的「新民主同盟」;8月13日宣佈解散的泛民要角「民間人權陣線」(民陣);9月3日宣佈解散的「熱血公民」;9月25日宣佈解散、成立32年的泛民另一要角「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支聯會)等。
但香港泛民陣營受壓瓦解的過程,並未因此停歇。其中,2023年5月27日,成立17年、推動香港特首直選甚力的香港公民黨宣佈清盤解散,並在完成10個月的清盤過程後,在2024年3月27日正式解散。
2025年2月13日,自1991年起定期進行民意調查的香港獨立民調機構「香港民意研究所」(香港民研,前身為「港大民研」),也宣佈「無限期擱置所有自費研究活動」,包括長期進行的定期民調及專題研究,未來將轉型或結束運作,並徵求有心人接手。2月20日,成立31年的老牌泛民政黨香港民主黨也宣佈解散,並成立小組處理解散及清盤事宜。同年4月13日,香港民主黨召開特別會員大會,決議授權中委會解散該黨。
2025年6月29日下午,香港社民連召開記者會正式宣佈解散。主席陳寶瑩表示:社民連面對「強大政治壓力」,考慮到對會員及同行者的影響而作決定,是沒辦法之下的惟一選擇,並對社民連走到盡頭感到「有愧於心」。
陳寶瑩表示,創黨至今,社民連面對過組織內部紛爭,後因公民抗命,領導層幾乎全部入獄。在社會政治環境轉變下,社民連於過去數年仍堅持發聲,以盡綿力無愧成立時候的初心,她形容過去數年是在艱難前行,「到今日已走到盡頭,我們是有愧於心」。現場記者分別問及目前會員人數、具體解散日期及原因。陳寶瑩表示無法更進一步解釋解散的理由,也無法回答何時決定要將社民連解散,決定屬內部一致透過。她提到在民主黨解散之後,「我們差不多是唯一仍在活躍中的政治團體」,指「在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僅說「我們面對很大壓力」,亦都考慮其他人包括同行者及會員安危才作出決定」,又稱法律目前是武器可針對異議者。
然而早在本年度6月25日,社民連就曾三度受不同「傳話人」提醒,要求該黨必須在7月1日、即香港主權移交28週年前夕解散。6月27日,社民連向傳媒發採訪通知「將會宣告解散」。
社民連於2006年10月1日成立,由黃毓民擔任創黨主席,成員包括「長毛」梁國雄、「大嚿」陳偉業等。2007年,社民連參加區議會選舉,取得6席。翌年在立法會選舉取得三席,一躍成為民主派第三大黨。2009年,社民連與公民黨辭職啟動「五區公投」回應政改,最終透過補選重返議會。
社民連被視為「激進民主派」,以「沒有抗爭,哪有改變」為口號,主張「議會內外,抗爭到底」,黃毓民、梁國雄曾於立法會擲香蕉、擲玻璃杯及搶檔案,並積極參與立法會「拉布」攻防戰,即故意發表冗長演說以拖延議案表決甚至阻撓草案。手法備受爭議,但其開創的議會抗爭新路線,顛覆香港傳統議政文化。然而目前香港有組織的抗議活動實際上被香港警方禁止,當下環境已沒有像社民連的政治反對派組織的空間。
昔日的香港泛民主派至今已幾近絕跡,成為「瀕危物種」。但創黨近40年、相對較集中民生議題的民協在當前成為為數不多的「倖存者」。香港民協副主席李庭豐接受《明報》訪問時表示:暫沒接獲中間人施壓,民協「當然不希望解散」,又稱現在民主派生存空間窄,乃「新時代要面對的困局」,以至許多社會或民生議題也欠缺發聲渠道。
※ 本文由萌芽機器人自動轉貼自維基新聞,並有透過程式將可能的簡體中文自動轉換為台灣正體中文,新聞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任何錯誤之處還請見諒!
關於維基新聞:他們是一群志願者,使命是建立一個高品質,更新迅速,內容公正準確,且具有新聞價值的網站。所有在維基新聞網站內的內容都在自由版權許可下發布。這使得他們的內容能夠被自由的重新發佈與使用,並希望對全球數位資訊共享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