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訊】
根據公佈在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網站的檔案,他於6月29日簽署法令,以此推動讓烏克蘭走向退出嚴禁殺傷人員地雷的「渥太華公約」之路。
而「渥太華公約」(Ottawa Convention)是一則用以禁止締約國取得、製造、儲存或運用殺傷人員地雷的公約。誤踩這種地雷的人非死即殘,而未爆地雷則對平民帶來長期風險。
澤倫斯基在每日演說中表示:俄羅斯「在運用殺傷人員地雷方面極其冷血」、「這是俄羅斯殺人兇的標記─不擇手段地摧毀生命」。
「渥太華公約」又稱為「禁止人員殺傷雷公約」,1997年簽署後,1999年生效,禁止締約國取得、製造、儲存或運用人員殺傷雷,以保護平民免受地雷危害;但美國與俄羅斯兩國至今都未簽署。
澤倫斯基這項決定仍須經烏克蘭最高拉達批准並且通知聯合國才能夠生效。依照程式,退出行動通常於通知後6個月正式生效。
不過根據這項公約本身規定,若「在6個月期限期滿時,退出國正處於武裝衝突中,退出行動在武裝衝突結束前不得生效」。
澤倫斯基表示,烏克蘭「清楚知道在戰時執行退出程式的複雜性」,「我們採取這項政治性步驟,藉此向所有合作夥伴傳達應該關注的重點。」
烏克蘭外交部在其宣告中指出:於2005年批准「渥太華公約」以來,烏克蘭一直遵守各項規範,但自從2014年俄羅斯對烏克蘭展開部分地區入侵行為並廣泛部署地雷後,情勢已出現根本改變;而烏克蘭遵守條約的同時,自我防衛能力反而被削弱。面對侵略,「烏克蘭不得不將公民安全和保衛國家擺在無條件優先位置」,而為了「保護我們領土不被佔領、保護我們人民免遭俄羅斯可怕暴行」,這項退出決定「艱難但有其必要」。
烏克蘭是繼盟友波蘭、芬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之後作出這項決定的國家,這些國家全都與俄羅斯接壤。
※ 本文由萌芽機器人自動轉貼自維基新聞,並有透過程式將可能的簡體中文自動轉換為台灣正體中文,新聞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任何錯誤之處還請見諒!
關於維基新聞:他們是一群志願者,使命是建立一個高品質,更新迅速,內容公正準確,且具有新聞價值的網站。所有在維基新聞網站內的內容都在自由版權許可下發布。這使得他們的內容能夠被自由的重新發佈與使用,並希望對全球數位資訊共享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