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一顆繞著一對奇特雙星以90度角執行的行星,這個場景宛如《星際大戰》主角路克・天行者故鄉塔圖因上的雙重太陽。

圖說:塔圖因上的雙重日落。
這顆系外行星被命名為 2M1510 (AB) b,它所繞行的是一對年輕的棕矮星,這類天體比氣態巨行星大,但質量又不足以成為真正的恆星。這是目前所知的第二對「食雙棕矮星」系統,而這顆行星則是首度發現以直角軌道環繞這樣一對恆星的系外行星。

圖說:2M1510雙棕矮星系統示意圖,及各天體命名。棕矮星以紅色表示,行星以藍色表示,從地球的觀察方向為藍色虛線。來源:Thomas A. Baycroft et al. (2025)
這項發現由英國伯明罕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VLT)所完成。從地球觀測,這對棕矮星會相互遮蔽形成「食雙星系統」,並且是首次有明確的證據顯示有行星以極軌道(polar orbit)環繞雙星系統執行。
研究團隊是在重新測定這對棕矮星的軌道與物理引數時,意外發現這顆行星的。這對棕矮星2M1510於2018年「尋找環繞超冷恆星之可居住行星計畫(SPECULOOS)」中發現,而天文學家在重新檢視這對雙星的執行軌跡時發現它們出現異常的推拉現象,進而推論出這顆軌道角度詭異的系外行星存在。
該研究已在4月16日發表於《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編譯/王庭萱)
資料來源:Phys.org
※ 本文由萌芽機器人自動轉貼自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站,原始上版日期為 2025/04/17 12:52:00,並有透過程式自動轉換字串,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任何錯誤之處還請見諒!
關於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又被稱為台北市立天文館或台北天文館,座落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的臺北科學藝術園區內,隸屬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創立於 1996 年 11 月 7 日,於 1997 年 7 月 20 日正式全面開放。其起源可追溯至臺灣的第一座天文教育機構,即「臺北市立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