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2日訊】
(澳洲都市報訊)澳大利亞邊境執法局在阿德萊德國際機場查處一起留學生違規務工事件。一名持500類學生簽證的亞洲籍男子因手機存有超時工作記錄,被取消簽證並遣返。
據澳大利亞內政部披露的執法記錄顯示,涉事學生於2022年資訊科技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生簽證,後於同年7月休學,轉讀職業培訓課程。其簽證檔案明確限定"每兩週工作不得超過48小時"。但在海關人員依《移民法》第252條進行的電子裝置檢查中,發現該生Uber App顯示:2024年3月兩週內累計工作時長達66小時,嚴重違反簽證條款。
"在面對面質詢中,當事人確認知曉工作限制規定並承認違規事實。"邊境執法局公告顯示,涉事者手機中儲存的薪資流水、排班表等電子證據形成完整證據鏈。根據澳大利亞現行法規,簽證官員有權對非公民入境人員實施電子裝置檢查,違規務工者將面臨簽證登出及三年入境限制。
事件經社交媒體發酵後呈現輿論分化。部分網民質疑執法存在種族偏見,稱"檢查物件多集中於非白人群體";但更多聲音支援嚴格執法,有評論指出:"學生簽證核心目的是求學而非務工,該案例具有典型警示意義。"
移民律師協會公佈的2023年度資料顯示,全澳共查處學生簽證違規案例2178起,其中打工超時佔比達63%。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國際學生數量回升至疫情前水平,澳政府正加大簽證合規審查力度。今年5月生效的新規要求教育機構按月提交學生出勤及課業報告。
"此案再次驗證電子證據在移民執法中的關鍵作用。"墨爾本大學移民法研究中心教授艾瑪·威爾遜分析稱,數字化工作平臺雖帶來就業便利,但其資料存證特性也提高了違規行為追溯效率。據悉,澳邊境執法局去年共配備電子取證裝置327臺,較2020年增長210%。
目前,澳大利亞教育部正會同移民部門修訂《國際學生保護框架》,擬將課程轉換審查期從6個月縮短至3個月,並建立院校-移民局實時資料共享系統。該法案預計於2025年提交議會審議。(記者 陳榮 編輯 毛少卿)
※ 本文由萌芽機器人自動轉貼自維基新聞,並有透過程式將可能的簡體中文自動轉換為台灣正體中文,新聞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任何錯誤之處還請見諒!
關於維基新聞:他們是一群志願者,使命是建立一個高品質,更新迅速,內容公正準確,且具有新聞價值的網站。所有在維基新聞網站內的內容都在自由版權許可下發布。這使得他們的內容能夠被自由的重新發佈與使用,並希望對全球數位資訊共享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