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郵政於1月21日發行兩款新郵票,郵票上的影像來自於韋伯太空望遠鏡所拍攝的經典宇宙影像。NASA人員表示韋伯將科學轉化為藝術,捕捉到的深空影像不僅壯麗,其中充滿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科學資料,可供未來數十年研究之用。這些令人驚嘆的影像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握住一小片宇宙,這些郵票宛如載著我們從一個信箱到另一個信箱,展開一段令人難以置信的宇宙歷史之旅!
韋伯太空望遠鏡於2021年12月發射,至今仍持續提供附近星系的高解析度影像,為我們理解恆星如何形成和星系演化貢獻新的拼圖。其中一枚美國國內掛號郵票(Priority Mail)展示了螺旋星系NGC 628 的壯觀影像,這個星系距地球約3,200萬光年,位於雙魚座。透過韋伯的近紅外與中紅外的觀測,我們能看到橙色與紅色的氣體和塵埃,以及具有鋸齒狀邊緣更精細的螺旋形狀細節。

圖說:2025年1月21日美國郵政發行韋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螺旋星系NGC 628的影像。由美國郵政署藝術總監Greg Breeding所設計。圖片來源:U.S. Postal Service
另一款美國國內快遞郵票(Priority Mail Express)印有韋伯在近紅外光下拍攝的星團IC 348中心部分的影像,影像中飄渺如纖細窗簾般的是星際物質反射來自星團恆星的光線,即所謂的反射星雲,位於英仙座,距離地球約1,000光年。

圖說:2025年1月21日美國郵政發行韋伯太空望遠鏡拍攝星團IC 348的影像,這款郵票由美國郵政署藝術總監Greg Breeding所設計。圖片來源:U.S. Postal Service
美國郵政發行這套郵票是為了紀念韋伯的成就,因為韋伯將繼續肩負探索宇宙未知和研究宇宙歷史每個階段的任務。韋伯已經揭開了一些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遠星系、恆星和黑洞的帷幕,以及早期宇宙的神秘面紗,讓我們對太陽系外行星的大氣層有了前所未有的詳細瞭解,並為我們的宇宙後院提供了新的觀點和見解。(編譯/趙瑞青)
資料來源:NASA
※ 本文由萌芽機器人自動轉貼自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站,原始上版日期為 2025/01/27 14:19:00,並有透過程式自動轉換字串,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任何錯誤之處還請見諒!
關於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又被稱為台北市立天文館或台北天文館,座落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的臺北科學藝術園區內,隸屬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創立於 1996 年 11 月 7 日,於 1997 年 7 月 20 日正式全面開放。其起源可追溯至臺灣的第一座天文教育機構,即「臺北市立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