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 273是一顆距離地球約25億光年的類星體,其亮度相當於數兆顆太陽,足以穿越遙遠的宇宙直達地球。如今我們知道,這種極亮光源來自活躍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當黑洞吞噬周圍物質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1963年,天文學家在研究強烈電波源3C 273時,首次確認它是一種全新的天體。儘管看起來像一顆恆星,但光譜分析顯示,它距地球約25億光年,遠超單顆恆星的可能範圍。這一發現揭示了一種當時前所未有的天文現象,「『類』星體」因此得名,並徹底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認知。類星體的極端亮度和能量釋放讓科學家意識到,這些天體的能量來源極為強大,超越了當時對銀河系天體的理解。後續研究確認,類星體的能量來自超大質量黑洞吞噬物質時釋放的巨大能量。類星體被證實是活躍星系核的一種,與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密切相關,也成為天文學和宇宙學的重要研究領域之一。
哈伯太空望遠鏡的高解析力為類星體研究帶來了突破性發現。在對3C 273的觀測中,哈伯揭示了距黑洞16,000光年內的複雜結構,包括絲狀物、氣團,以及一個L形結構。這些結構可能是被黑洞捕獲的小型衛星星系,逐漸向中央黑洞提供物質,進而驅動類星體的耀眼輝光。此外,哈伯的儀器還進一步揭示了類星體宿主星系及其周圍環境。
1994年,哈伯的影像首次揭示了3C 273周圍星系環境的複雜性。研究表明,類星體與伴星系可能經歷了碰撞與合併,這些過程將大量物質導引向超大質量黑洞,重新啟動類星體的活躍階段。此外,3C 273擁有一條長達30萬光年的星系外噴流,這些噴流以接近光速執行。透過比較22年間的資料,研究團隊發現噴流在遠離黑洞時速度加快,顯示出黑洞活動的深遠影響。
哈伯的觀測還揭示了類星體周圍許多前所未見的現象,包括不同大小的氣團和絲狀結構。這些詳細觀測幫助科學家結合電波干涉儀與光學影像的資料,更全面地瞭解類星體的複雜形態與星系互動過程。
圖說:哈伯拍攝的類星體3C 273影像。上下圖分別使用不同儀器拍攝。上圖的影像中,3C 273看起來像一盞明亮的白色車頭燈。一條橙白色、煙霧狀的線性結構向4點鐘方向延伸,這是由星系中心黑洞的類星體發射的星系外噴流。下方面板是哈伯日冕儀拍攝的影像,整體色調呈藍色。影像中央有一個黑色圓圈,阻擋了類星體的強光,附近可見藍色絲狀結構分佈於黑洞周圍。星系外噴流依然清晰可見。Credits: NASA, ESA, Bin Ren (Université Côte d’Azur/CNRS)
目前,已知天空中至少有100萬個類星體,它們像宇宙中的聚光燈,為研究宇宙提供了豐富的資料資源。類星體在宇宙大霹靂後約 30億年達到數量高峰,當時星系碰撞頻繁,為超大質量黑洞提供了充足的物質,黑洞因吞噬這些物質而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作為第一個被發現的類星體,3C 273的研究不僅揭示了宇宙中極端的能量來源,也開啟了探索類星體與星系演化的全新領域。隨著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紅外觀測逐步展開,我們有望揭示更多類星體的奧秘,進一步深入理解宇宙的早期歷史。
(編譯 / 段皓元)
資料來源:HST
※ 本文由萌芽機器人自動轉貼自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站,原始上版日期為 2024/12/15 11:59:00,並有透過程式自動轉換字串,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任何錯誤之處還請見諒!
關於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又被稱為台北市立天文館或台北天文館,座落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的臺北科學藝術園區內,隸屬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創立於 1996 年 11 月 7 日,於 1997 年 7 月 20 日正式全面開放。其起源可追溯至臺灣的第一座天文教育機構,即「臺北市立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