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阿塔卡瑪大型毫米/次毫米波陣列(ALMA)的新觀測顯示,行星形成可以在先前被認為不適合的嚴苛恆星環境中進行。天文學家利用ALMA對位於獵戶座σ星團中的八個原行星盤進行高解析成像。該星團受到鄰近大質量恆星的強烈紫外線照射。然而,他們意外地在大多數原行星盤中發現了縫隙與環狀結構,這些特徵通常與類似木星的巨型行星形成有關。研究結果已發表在《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Huang et al. 2024)。
研究人員原本預期這個星團中的高能輻射環境會抑制原行星盤外部區域的行星形成。然而,在距恆星數十天文單位的距離上,他們看到了可能行星正在形成的跡象,這與在輻射較低的環境中觀測到的情況相似。過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紫外線輻射區域的原行星盤,而這項新研究則提供了極端環境中原行星盤的最高解析觀測結果。這些觀測表明,驅動行星形成的過程相當穩健,即使在挑戰性條件下也能運作。這讓天文學家更有信心認為,行星可能在整個銀河系中更廣泛的區域形成,包括我們曾認為過於嚴苛的環境。
圖說:ALMA觀測獵戶座σ星團中八個原行星盤的影像,顯示多數盤記憶體在縫隙與環狀結構,通常與巨型行星形成有關。Credit: ALMA (ESO/JAO/NAOJ/NRAO), J. Huang et. al.
這項發現對理解我們太陽系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太陽系可能也曾在類似高能輻射環境中演化。此外,這也激發了對更極端恆星環境中原行星盤的研究動機。隨著天文學家逐步建立行星在不同條件下形成的完整圖景,我們正逐步接近理解地球的起源以及銀河系中其他恆星周圍行星的普遍性。
(編譯 / 段皓元)
資料來源:NRAO
※ 本文由萌芽機器人自動轉貼自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站,原始上版日期為 2024/11/22 09:50:00,並有透過程式自動轉換字串,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任何錯誤之處還請見諒!
關於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又被稱為台北市立天文館或台北天文館,座落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的臺北科學藝術園區內,隸屬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創立於 1996 年 11 月 7 日,於 1997 年 7 月 20 日正式全面開放。其起源可追溯至臺灣的第一座天文教育機構,即「臺北市立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