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在研究太陽系外圍的矮行星——鳥神星時,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透過使用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和其他天文望遠鏡的資料,他們發現鳥神星在中紅外線波段(MIR)上發出過量的輻射,這種輻射過量無法僅由太陽光加熱表面來解釋。
圖說:哈伯望遠鏡拍攝的鳥神星與左上方尚未正式命名的小衛星。圖源:NASA, ESA, and A. Parker and M. Buie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鳥神星是目前已知的最大、最亮的古伯帶天體之一。早在之前的觀測中,科學家已經利用史匹哲(Spitzer)和赫雪爾(Herschel)太空望遠鏡觀察到其表面有中紅外線輻射的過量。然而,這些測量資料未能提供足夠的解析度來揭示此現象的詳細機制。韋伯太空望遠鏡最新的觀測結果則進一步證實了這一現象,並顯示這種過量輻射的溫度高達約150K,這遠高於鳥神星在距離太陽52天文單位處的理論溫度。研究提出兩種可能的假設解釋這個觀察結果,下面來詳細介紹:
第一種可能性:鳥神星上的「熱點」
科學家認為鳥神星的表面可能有一個「熱點」,這是一個不斷釋放熱量的區域。熱點或許類似於土星的衛星土衛二上發現的冰火山活動,可將物質從地下帶到表面,產生額外的熱量。研究指出,這個假設的熱點溫度約為150K,比太陽光加熱的正常表面溫度高許多。這個熱點的面積約為一個半徑10公里的小區域,雖然只佔鳥神星總表面的一小部分,但足以解釋中紅外線的過量輻射。
第二種可能性:鳥神星周圍的塵埃環
另一個可能性是,鳥神星周圍存在一個由小顆粒組成的環系統。這些顆粒非常細小,直徑只有100到200奈米,主要由碳質材料構成。由於顆粒小,散熱效率低容易升溫,這使得它們能夠達到比環境溫度更高的溫度,並在中紅外線波段發出較強的輻射。這樣的塵埃環與外太陽系中其他天體,如女凱龍星和妊神星的環系統相似,可能是由小型衛星或其他碰撞過程的塵埃所形成。
圖說:鳥神星假設中的環系統隨時間演化的過程。這些小顆粒因受到太陽輻射壓力和坡印廷-羅伯遜(Poynting-Robertson)效應的影響,壽命約為10年左右。如果塵埃環由單一事件形成,例如一次性噴發或碰撞,則應該已經在數十年間消失。然而持續的觀測顯示鳥神星的中紅外輻射並未隨時間減弱,這暗示可能存在持續的物質供應來源。圖源:Kiss, Csaba et al. “Prominent mid-infrared excess of the dwarf planet (136472) Makemake discovered by JWST/MIRI indicates ongoing activity.” (2024).
這兩種解釋都有其有趣之處。持續的熱點代表鳥神星可能有活躍的地質活動,例如冰火山,這在遙遠的天體上是非常罕見的現象。而塵埃環的假設則代表鳥神星周圍可能存在著一個不尋常的環系統,這些顆粒在太陽系外圍的天體中扮演了新的角色。研究人員強調,還需要更多的中紅外觀測來驗證這兩個假設。他們建議觀測鳥神星自轉的不同階段,以確認是否能看到熱輻射變化。如果發現輻射隨時間變化,將有助於支援熱點理論;如果輻射穩定,則可能更符合塵埃環的假設。未來的掩星觀測也可以測試塵埃環的存在並確認組成和結構。兩種解釋之間並不完全互斥,鳥神星的熱點活動可能導致了小顆粒的釋放和形成環系統,類似於土星的E環由土衛二的水冰噴發所供應的情形。(編譯/王庭萱)
研究已經投稿至《天文物理學快報》並接受審核,並線上上預印本資料庫中留存預印版。
資料來源:Kiss, Csaba et al. “Prominent mid-infrared excess of the dwarf planet (136472) Makemake discovered by JWST/MIRI indicates ongoing activity.” (2024).
※ 本文由萌芽機器人自動轉貼自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站,原始上版日期為 2024/11/04 13:41:00,並有透過程式自動轉換字串,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任何錯誤之處還請見諒!
關於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又被稱為台北市立天文館或台北天文館,座落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的臺北科學藝術園區內,隸屬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創立於 1996 年 11 月 7 日,於 1997 年 7 月 20 日正式全面開放。其起源可追溯至臺灣的第一座天文教育機構,即「臺北市立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