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的獅子座流星雨是每年固定發生的小型流星雨,今年的活動日期大約是11月6日至11月30日之間,極大期則落在11月17、18日,在沒有光害、天氣晴朗的狀況下,ZHR(每小時天頂流星率)僅為10。
獅子座流星雨是由55P/坦普爾-塔託彗星遺留在軌道上的物質所形成,是所有流星雨速度中最快的,速度高達71公里/秒,獅子座流星雨在過去的歷史紀錄中曾經出現過1833年、1866年、1966年、1999年、2001年的流星暴事件,主要原因是55P彗星的週期約為33年。我們所看到的並非彗星剛釋放的物質,而是來自其早期回歸的殘留物,這些殘留物恰好在同時間達到最密集的狀態。
不幸的是,流星學者認為,地球在2099年之前不會遭遇任何較密集的流星殘骸雲。因此,即使彗星在2031年和2064年回歸時,也不會出現流星暴,但或許還有一些精彩的非預期爆發現象產生。獅子座流星雨的觀賞時間較短,自午夜0:00起獅子座於東北東方升起後到曙光前的這段時間看似將近5個小時,但由於近滿月,整個晚上都不是非常適合觀星。
圖說:模擬11月18日凌晨1時的東方夜空,此時的月球幾乎在正頭頂。
觀賞流星也不需要任何特殊儀器,且流星真正出現的區域也不限於獅子座附近,在月光的影響下,儘量以背對月光的方向,挑選視野開闊、可看見大片天空且沒有光害影響的地方,以自己覺得最舒服的姿勢坐著或躺著觀看整個天空即可。建議避開城市、周邊受光害影響區域以及海邊水氣旺盛之處等等不適合觀賞流星的地方。
如果想拍攝流星雨,建議準備可長時間曝光或感光度(ISO)高的相機或錄影機,以三腳架固定之後,開啟快門進行拍攝;一般商業型或傻瓜型數位相機,則建議以夜景模式拍攝,並關閉閃光燈與開啟自拍功能,以防因手按壓快門而造成影像模糊的遺憾。(編輯/許晉翊)
※ 本文由萌芽機器人自動轉貼自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站,並有透過程式自動轉換字串,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任何錯誤之處還請見諒!
關於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又被稱為台北市立天文館或台北天文館,座落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的臺北科學藝術園區內,隸屬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創立於 1996 年 11 月 7 日,於 1997 年 7 月 20 日正式全面開放。其起源可追溯至臺灣的第一座天文教育機構,即「臺北市立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