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利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觀測了太陽系內的「半人馬小天體」29P/Schwassmann-Wachmann 1(簡稱29P),捕捉到了之前未曾觀測到的氣體噴流。這一發現有助於我們深入瞭解半人馬小天體以及行星形成的過程。
「半人馬小天體」之所以得名,是因其特徵兼具小行星和彗星的性質,像是混合體,猶如古希臘神話中的半人馬。這類天體處於一個天體動力學的過渡階段,由於受到行星微弱的重力擾動,它們逐漸從海王星外的穩定軌道(即寒冷的古柏帶)向內太陽系移動。半人馬小天體逐漸從穩定的小行星狀態轉變為活躍的彗星狀態,最終可能成為短週期彗星。在外太陽系冰凍環境中,這些天體已儲存了數十億年。當它們開始解凍時,我們得以觀測其噴發或揮發出的物質,這有助於檢視太陽系形成時的重要線索,並研究其從外太陽系的冰凍原始狀態進化為彗星的過程。
29P是最著名的半人馬小天體之一,以其規律的週期性噴發聞名。大約每六到八週,29P就會出現活躍噴發,成為外太陽系中最活躍的天體之一。最新的韋伯望遠鏡觀測顯示,研究團隊發現了29P新的一氧化碳(CO)噴流,並首次觀測到之前未見的二氧化碳(CO2)噴流,這為理解29P的內部結構提供了新線索。先前的無線電波段觀測資料顯示,29P存在一股朝向太陽(及地球)的CO噴流。藉助韋伯望遠鏡的紅外線觀測,科學家得以更靈敏地探測其他化學物質,包括水(H2O)和CO2,而CO2是太陽系中碳的主要儲存形式之一。然而,目前尚未在29P的大氣中發現明顯的水蒸氣,這可能與其極低的溫度有關。
圖說:半人馬小天體29P/Schwassmann-Wachmann 1的噴發活動示意圖。Credits: NASA, ESA, CSA, Leah Hustak (STScI)
研究團隊基於觀測資料建立了29P噴流的三維模型,模型顯示CO和CO2噴流來自29P核心的不同區域。雖然韋伯望遠鏡無法直接解析29P的核心結構,但噴流的方向暗示核心可能由多個成分不同的天體聚合而成。29P表面上CO和CO2的豐度差異顯著也進一步支援了29P可能由多個部分構成的假設,或許是由兩個天體聚合形成的混合體,這些天體經歷了不同的形成過程。這一發現挑戰了我們對於古柏帶中原始天體形成和儲存方式的理解。目前,韋伯望遠鏡的觀測猶如一張瞬間的快照,研究團隊希望未來能長期追蹤29P。長期觀測這些噴流將使我們更深入瞭解其噴發機制。此次的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自然》期刊(Faggi et al. 2024)。
圖說:半人馬小天體29P/Schwassmann-Wachmann 1的三維模型。Credits: NASA, ESA, CSA, Leah Hustak (STScI), Sara Faggi (NASA-GSFC, American University)
半人馬小天體可視為行星系統形成過程的遺跡。由於它們長期儲存在極低溫環境中,儲存了早期太陽系中揮發性物質的資訊。韋伯望遠鏡以其卓越的解析度和靈敏度,為我們開啟了研究半人馬小天體的新大門。透過對這些天體的深入研究,我們將能更全面地理解太陽系的形成與演化。(編譯 / 段皓元)
資料來源:Webb
相關影片:
※ 本文由萌芽機器人自動轉貼自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站,原始上版日期為 2024/10/06 10:12:00,並有透過程式自動轉換字串,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任何錯誤之處還請見諒!
關於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又被稱為台北市立天文館或台北天文館,座落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的臺北科學藝術園區內,隸屬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創立於 1996 年 11 月 7 日,於 1997 年 7 月 20 日正式全面開放。其起源可追溯至臺灣的第一座天文教育機構,即「臺北市立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