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圖中的互動作用星系看起來像一張笑臉,你覺得呢?
圖說: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所拍攝的互動作用星系Arp 107。
這是由一個橢圓星系與一個螺旋星系組成的互動作用星系,稱為Arp 107,距離地球約4.65億光年。其類似笑臉的外觀,主要歸功於兩個明亮的「眼睛」和一條寬闊的半圓形「微笑」。該區域曾於2005年被史匹哲太空望遠鏡(Spitzer)以紅外線觀測過,而最新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則以更高的解析度,結合了近紅外線及中紅外線的觀測,呈現了更多細節。
近紅外線部分顯示了兩個星系內的恆星,並展現了它們之間的聯絡,在影像中以半透明的白色呈現,這些物質是因為潮汐力在兩個星系互相靠近時被拉扯出來的。中紅外線資料則以橙紅色顯示,呈現了正在形成恆星的區域,以及由類似煤煙的有機分子(多環芳香烴,PAH)組成的塵埃。中紅外線還拍攝到了螺旋星系明亮的核心,那裡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所在。
影像中的螺旋星系被歸類為西佛星系(Seyfert galaxy),這是一種活躍星系。雖然它不像類星體那樣明亮,但相對而言,西佛星系通常距離地球較近,因此它們可以在紅外線波段被詳細觀測星系本身的結構。Arp 107類似於車輪星系(Cartwheel Galaxy),車輪星系是韋伯首次觀測的互動星系之一。Arp 107原本可能擁有與車輪星系相似的外觀,但由於較小的橢圓星系以偏心的方式撞擊螺旋星系,而非正面撞擊,這導致螺旋星系的螺旋臂受到了擾動,這次碰撞並不算劇烈。
星系之間的碰撞可以壓縮氣體,從而觸發新的恆星形成;但另一方面,碰撞也可能使大量氣體分散,進而限制新恆星的形成。韋伯望遠鏡捕捉到了這對星系合併的過程,這個過程將持續數億年。隨著兩個星系逐漸融合,Arp 107最終可能會失去它的「笑臉」,但它仍然是未來天文學研究的重要物件。
(編譯 / 段皓元)
資料來源:Webb
笑臉星系之旅:
※ 本文由萌芽機器人自動轉貼自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站,原始上版日期為 2024/09/26 15:22:00,並有透過程式自動轉換字串,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任何錯誤之處還請見諒!
關於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又被稱為台北市立天文館或台北天文館,座落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的臺北科學藝術園區內,隸屬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創立於 1996 年 11 月 7 日,於 1997 年 7 月 20 日正式全面開放。其起源可追溯至臺灣的第一座天文教育機構,即「臺北市立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