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研究顯示,在許多宜居行星上或許並沒有晝夜迴圈。這實在很難想像,但是生活在地球地底深處或海底的生物,讓我們瞭解在沒有晝夜迴圈的環境中生存的外星生命可能會是什麼樣子。
依照目前的資料推算,銀河系中大約擁有1000億至4000億顆恆星,其中約70%是低質量的紅矮星,在約41%的紅矮星系統中,至少有一顆行星位於溫度可存在液態水的適居區。雖然還無法認定這些行星上有液態水,但光是銀河系的紅矮星就擁有約287億顆宜居行星。以紅矮星為主星的岩石質行星稱為M地球。因為紅矮星表面溫度低,所以位於其適居區的M地球距離主星都很近。行星受到主星引力差異的影響,很容易就進入潮汐鎖定狀態,就是行星的半面永遠朝向恆星,形成永晝。另一半永遠背對恆星,形成永夜。
圖說:藝術家筆下所呈現的潮汐鎖定宜居行星。credit:NASA/JPL-Caltech.
這是與地球差異頗大的環境,因為地球上的生命體,大多配合晝夜交替,擁有內建的生理時鐘。當然不能完全確定晝夜交替對於生命生存是否非常重要,但是在地球的地底和深海,也都有在沒有晝夜交替環境中棲息的生物。但根據研究,這些生物的生理週期與季節溫度、海洋潮汐同步。因此天文學家對於M地球的環境進行電腦模擬,發現永晝側與永夜側間會形成風與噴射氣流。若行星上有液態水,永晝區域可能充滿閃濃厚的雲層和閃電。而風、噴射氣流的波動、強烈對流的濃厚雲層之間產生互動作用,會讓氣候形成規律性變化。
或許在M地球上的生命,會演化出感知氣候規律的生理時鐘。或者是空間位置上的規律變化,在永晝處活動,在永夜處休眠,如此不斷交替遷移。這個推論結果提醒我們,如果生命存在,或許將顛覆我們的認知。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它們會讓我們感到驚訝。(編輯/蔡承穎)
資料來源:Science Alert
※ 本文由萌芽機器人自動轉貼自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站,原始上版日期為 2024/09/10 08:59:00,並有透過程式自動轉換字串,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任何錯誤之處還請見諒!
關於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又被稱為台北市立天文館或台北天文館,座落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的臺北科學藝術園區內,隸屬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創立於 1996 年 11 月 7 日,於 1997 年 7 月 20 日正式全面開放。其起源可追溯至臺灣的第一座天文教育機構,即「臺北市立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