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分的時間是9月22日20時44分,此時太陽位於黃道與天球赤道的降交點,對應赤經12時(180度)與黃經180度。這天,陽光直射地球赤道,日出於正東,日沒於正西,全球晝夜幾乎等長。秋分過後,日出日沒的方向將逐漸南移,北半球白天變短,夜晚變長,直到冬至。這象徵著北半球進入秋季,而南半球則進入春季。
在秋分前後的黎明前2至3小時,如果處於沒有光害影響的地區,將有機會看到從東方地平線升起的微弱金字塔狀光芒,這就是黃道光。黃道光從地平線可延伸到最高約30度仰角的高度,最亮的部分與銀河相近,是用肉眼就能觀察到的天文景象。
圖說:黃道光與冬季銀河。
黃道光是由太陽系盤面上的塵埃散射太陽光所形成。這些塵埃以太陽為中心,呈透鏡狀分佈於黃道面上。由於塵埃顆粒非常微小,肉眼只能觀察到靠近地球和太陽的部分,遠處的塵埃因稀薄和昏暗而難以察覺。因此,觀察黃道光的首要條件是選擇日落後或日出前的時段,因為這段時間可以在太陽剛落下將升起的方向看到大量反射陽光的太陽系塵埃。隨著塵埃與太陽的角距離增大,黃道光的亮度會逐漸減弱。觀察黃道光的另一個重要條件是黃道與地平線的夾角。夾角越小,黃道光的仰角也越低,容易受到大氣消光和光害影響,增加觀測難度。因此,以臺灣的緯度來說,最佳的觀察時機是在春分日落後與秋分日出前,此時黃道與地平線幾乎垂直,能夠看到最完整的黃道光。當然,觀測須在暮光完全消失或曙光尚未出現時進行。
2007年,英國皇后樂團(Queen)的吉他手布萊恩.梅(Brian May)發表了他的博士論文,證實黃道光中的塵埃運動方向一致,且與小行星和行星的執行方向相同。這表示這些塵埃與太陽系結構密不可分,這些塵埃可能是來自彗星拋出的顆粒或小行星碰撞形成的碎屑。透過研黃道光中的塵埃,科學家能進一步瞭解太陽系的本質、起源、以及小天體之間的碰撞歷史等。(編輯 / 段皓元)
※ 本文由萌芽機器人自動轉貼自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站,並有透過程式自動轉換字串,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任何錯誤之處還請見諒!
關於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又被稱為台北市立天文館或台北天文館,座落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的臺北科學藝術園區內,隸屬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創立於 1996 年 11 月 7 日,於 1997 年 7 月 20 日正式全面開放。其起源可追溯至臺灣的第一座天文教育機構,即「臺北市立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