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墨西哥希克蘇魯伯(Chicxulub)撞擊地點的地球化學證據,6600萬年前撞擊地球並引發恐龍滅絕的天體是一顆最初形成於木星軌道之外的小行星。近期發表在《科學》期刊上的研究指出,大滅絕是始於太陽系誕生期間的一系列事件的結果。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懷疑希克蘇魯伯撞擊物是一顆來自太陽系外圍(木星軌道之外)的小行星,這些觀測結果支援了這一觀點。
圖說:希克蘇魯伯小行星的撞擊導致了6600萬年前的大滅絕示意圖。(Credit: Illustration by Mark Garlick)
白堊紀/古近紀(K/Pg)滅絕是過去5.4億年左右發生的一系列大滅絕中的第五次,這事件導致超過60%的物種滅絕,包括所有非鳥類恐龍。自1980年以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大滅絕是由一個城市大小的天體撞擊地球造成的。這樣的撞擊會將大量的硫、灰塵和火山灰拋到空氣中,部分阻擋了太陽,導致氣溫驟降。在大滅絕開始前後,地球上到處都沈積了一層銥元素,這種金屬元素在地球上十分罕見,但在小行星中極為常見。在1990年代,科學家指出了撞擊地點,埋藏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希克蘇魯伯附近的一個巨大的隕石坑。
德國科隆大學的地球化學家Mario Fischer-Gödde說:「我們想要確定這個撞擊物的起源。」為了找出這個天體是什麼以及來自哪裡,他和同事們從三個地點獲得了K/Pg岩石樣本,並將它們與過去35億年間其他八個撞擊地點的岩石進行了比較。研究小組重點研究金屬釕的同位素,由於釕在地球岩石中極為罕見,因此從撞擊地點採集的樣本提供了撞擊物的「純粹特徵」。釕有七種穩定的同位素,天體含有它們的混合特徵。
觀察釕同位素可以用來區分形成於太陽系外圍(木星軌道之外)的小行星和起源於太陽系的小行星。大約45億年前,當太陽系由分子雲形成時,內部區域的溫度太高,水等揮發性化學物質無法凝結,因此,在那裡產生的小行星揮發物含量很低,並且富含矽酸鹽礦物。在更遠的地方形成的小行星變成了「碳質」的,含有大量的碳和揮發性化學物質。釕同位素在分子雲中分佈不均,這種異質性在小行星中得以保留。他們發現希克蘇魯伯撞擊物中的釕同位素與來自太陽系外圍的碳質小行星非常匹配,但與來自內太陽系的矽質小行星不匹配。美國科羅拉多州西南研究所的行星科學家William Bottke補充說,此撞擊地點的地球化學證據也從來都與彗星不一致,意即撞擊物是一顆小行星而不是一顆彗星。
(編譯/吳典諺)
資料來源:nature
※ 本文由萌芽機器人自動轉貼自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站,原始上版日期為 2024/08/18 10:36:00,並有透過程式自動轉換字串,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任何錯誤之處還請見諒!
關於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又被稱為台北市立天文館或台北天文館,座落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的臺北科學藝術園區內,隸屬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創立於 1996 年 11 月 7 日,於 1997 年 7 月 20 日正式全面開放。其起源可追溯至臺灣的第一座天文教育機構,即「臺北市立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