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只有幾百年歷史的磁星。透過精確測量該磁星的位置和速度,天文學家對磁星的演化路徑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當一顆大質量恆星在生命末期發生核心坍縮並以超新星形式爆炸時,可能會留下被稱為中子星的超高密度天體。中子星將大約相當於太陽兩倍質量的物質壓縮到僅幾十公里的範圍內,大小相當於一座城市。在形成過程中,這種極端力量通常會使中子星快速旋轉,並發出像燈塔一樣的光束,這樣的中子星被稱為脈衝星。而當一顆中子星擁有比典型中子星強數千倍的磁場時,它就被稱為磁星。儘管中子星、脈衝星和磁星之間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天文學家對這些極端緻密天體如何演化成如此不同的型別仍然感到困惑。
如今,由日本國立天文臺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利用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的超長基線陣列(VLBA)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測定了一顆新發現磁星的關鍵特徵。研究團隊在三年內收集了名為Swift J1818.0-1617的這顆磁星的位置和速度資料。該磁星於2020年初被發現,據信是目前已知最年輕的磁星,並且它是旋轉最快的磁星,自轉週期為1.36秒。而超長基線陣列提供了極高的角解析度,用於測量磁星在垂直於銀河盤面的移動速度,而Swift J1818.0-1617的移動速度是目前觀測到的磁星中最慢的。
圖說:藝術家筆下的磁星Swift J1818.0-1617想像圖。
目前,天文學家已確認的磁星有30顆,但其中只有8顆,包括此次研究中的磁星,進行過類似的研究。這8顆磁星的移動速度普遍低於其它中子星及脈衝星。這意味著磁星的形成機制可能與中子星及脈衝星的形成條件不同,並且這項研究結果也進一步支援了這一觀點。當然,對於磁星的形成機制,這仍然是一個謎。(編輯/段皓元)
資料來源:NRAO; Hao et al. 2024
※ 本文由萌芽機器人自動轉貼自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站,原始上版日期為 2024/08/13 17:05:00,並有透過程式自動轉換字串,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任何錯誤之處還請見諒!
關於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又被稱為台北市立天文館或台北天文館,座落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的臺北科學藝術園區內,隸屬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創立於 1996 年 11 月 7 日,於 1997 年 7 月 20 日正式全面開放。其起源可追溯至臺灣的第一座天文教育機構,即「臺北市立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