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突破性的研究揭示了紅矮星可能會產生恆星閃焰,這些閃焰所發出的遠紫外線(far-UV)輻射遠高於先前的估計。此一發現表明這些閃焰的強烈紫外線輻射可能會對紅矮星周圍的行星是否適合居住產生重大影響。研究人員表示很少有恆星被認為會透過閃焰產生足以影響行星適居性的紫外線輻射,但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可能有更多的恆星具有這種能力。
圖說:藝術家對恆星閃焰的紫外線輻射侵蝕行星大氣層的想像。圖片來源:University of Hawaiʻi
研究團隊使用來自GALEX(Galaxy Evolution Explorer)太空望遠鏡的資料,搜尋了30萬顆鄰近恆星的閃焰。GALEX是NASA一項已退役的任務,從2003年~2023年間以近紫外線與遠紫外線波長同時觀測大部分的天空。研究團隊表示利用新的計算技術,從資料中挖掘出新的見解,結合現代電腦的能力與幾十年的觀測資料,讓我們能夠搜尋數以萬計鄰近恆星上的閃焰。
圖說:DG CVn,一顆具有強大閃焰的紅矮星,可能會影響附近的行星。圖片來源:NASA
研究人員指出,來自恆星閃焰的紫外線輻射可能會侵蝕行星大氣層,威脅其支援生命的潛能,或有助於RNA構成要素的形成,這對生命的形成至關重要。這項研究挑戰了現有的恆星閃焰和系外行星適居性的模型,顯示閃焰的遠紫外線輻射平均能量比一般假設要高出三倍,甚至可達到預期能量的十二倍。這種較強的遠紫外線發射的確切原因仍不清楚,研究團隊認為可能是閃焰的輻射集中在特定的波長,顯示碳和氮等原子的存在。這項研究改變了我們對質量比太陽小的恆星周圍環境的看法,這些恆星在閃焰之外很少發射紫外光,未來我們需要更多來自太空望遠鏡的資料來研究恆星的紫外線光,這將對於理解這種輻射的來源至關重要。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期刊上。(編譯/趙瑞青)
資料來源:University of Hawaiʻi
※ 本文由萌芽機器人自動轉貼自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站,原始上版日期為 2024/08/11 17:16:00,並有透過程式自動轉換字串,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任何錯誤之處還請見諒!
關於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又被稱為台北市立天文館或台北天文館,座落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的臺北科學藝術園區內,隸屬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創立於 1996 年 11 月 7 日,於 1997 年 7 月 20 日正式全面開放。其起源可追溯至臺灣的第一座天文教育機構,即「臺北市立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