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6日訊】
英國騷亂反映種族主義和恐懼伊斯蘭情緒,極右組織煽動仇恨,警方難應對,示威者攻擊清真寺、放火燒車、搗亂庇護所,致多人受傷及財物損失。

7月30日,西港騷亂一輛警車著火
7月29日,17歲少年魯達庫巴納(Axel Rudakubana)在英國利物浦南港哈特空間(Hart Space)舞蹈工作室持刀襲擊,造成三女童死亡,十人受傷,兩名成人和六名兒童傷勢嚴重。
事發時為Taylor Swift主題的兒童舞蹈活動,Taylor Swift深感震驚。這是英國數十年來最嚴重的針對兒童襲擊事件。
疑兇在現場被捕,警方翌日公佈其身份遏制謠言,並指襲擊非恐襲。襲擊發生時他是未成年人,最初無法透露姓名。
利物浦皇家法庭(Liverpool Crown Court)於8月1日解除疑兇身份報道限制,因網上錯誤資訊及猜測,警方擔心虛假訊息引發更多暴力。法庭認為繼續隱藏身份,隨疑兇8月7日成年,屆時公開身份或引發更大不安。
疑兇雖出生於英國,但網上迅速流傳不實資訊,指稱他為穆斯林後裔「沙卡提(Ali al-Shakati)」及非法移民。謠言蔓延,極右組織如新納粹主義者和反穆斯林運動者利用社交平臺煽動仇恨,呼籲民眾上街抗議。
極右分子如羅賓遜(Tommy Robinson)、泰特(Andrew Tate)和前拳擊手福勒(Anthony Fowler)在社交平臺上散播虛假資訊,指責伊斯蘭是精神健康問題、工黨政府不關心民眾。
極右組織英國防衛聯盟(EDL)、愛國替代(Patriotic Alternative)和英國運動(British Movementt)等新納粹組織利用Twitter、Telegram等社交平臺散播不實資訊,煽動仇恨和暴力,呼籲民眾上街抗議。
英國防衛聯盟(EDL)由羅賓遜創立,以反伊斯蘭及反移民暴力示威著名。
7月30日,南港爆發暴亂,迅速蔓延至新特蘭、利茲、萊斯特和倫敦。暴徒攻擊清真寺、放火燒車、搗亂酒店和難民庇護所,警方與居民多次衝突,造成多人受傷及財產損失。
馬西塞特郡警方(Merseyside Police)指英國防衛聯盟支持者參與騷亂,組織希望而非仇恨(Hope Not Hate)報告稱多為羅賓遜追隨者。羅賓遜否認EDL參與,辯稱南港憤怒合理。
這次暴亂反映英國社會深層次的種族主義和恐懼伊斯蘭情緒。獨立種族平等智庫倫尼米德信託(Runnymede Trust)報告指,英國社會早已積聚暴力種族主義,暴亂是種族主義與恐懼伊斯蘭情緒常態化的結果。
內政部統計顯示,涉及種族與宗教的仇恨罪案高企,穆斯林是最大受害者。2022年恐懼伊斯蘭事件比2021年增加一倍,原因是極右活動、全球反穆斯林攻擊事件增加及脫歐公投運動。
英政府和警方關注暴亂事件。首相施紀賢表示嚴懲參與者,並成立全國暴力秩序計劃加強警隊協作。內政大臣顧綺慧譴責南港暴亂,要求刑事調查。警方增派警力,使用面部識別技術。
7月30日,南港清真寺外暴亂爆發,數百名EDL支持者攻擊警察並焚燒警車,超過50名警察及三隻警犬受傷,多人被捕。7月31日,暴亂蔓延至倫敦、曼徹斯特、哈特爾浦和奧爾德肖特,倫敦逮捕超過100人,曼徹斯特和哈特爾浦亦有多人被捕。
8月2日,新特蘭騷亂,一警察局被縱火,三名警察受傷,多人被捕。8月3日,利物浦、斯托克、布里斯托和黑池暴亂,利物浦一圖書館被縱火,多家商店被搶劫。
8月4日,羅瑟勒姆和塔姆沃思的難民庇護所Holiday Inn Express(智選假日飯店)被反移民示威者縱火,米德爾斯堡和博爾頓有暴力事件,多人受傷被捕。8月5日,暴亂蔓延至伯明翰、普利茅斯和貝爾法斯特,暴力持續。
英國極右組織採去中心化「後組織」(Post-organizations)模式,利用社交媒體和通訊技術迅速組織運動,警方難以應對這些可在數小時內透過私人訊息發起的暴亂。
極右研究專家費文(Matthew Feldman)批評警方過時思維,以為暴亂者會申請遊行許可並需數天籌備。南港暴亂顯示這些極右組織能迅速閃電式動員,無需正式結構。
前保守黨政府被指對歧視者不作為,其成立的反仇恨穆斯林工作組(AMHWG)自2020年停運。倫敦恐懼伊斯關注組(IRU)指出,今年3月,自10月7日哈馬斯襲擊以色列後,英國伊斯蘭恐懼事件增365%,穆斯林稱天黑後不敢外出。
政治言論亦助長反穆情緒。組織清真寺及伊瑪目全國諮詢委員會(Mosques and Imams National Advisory Board)主席阿森(Qari Asim)表示,全國穆斯林對極右組織策劃的暴亂深感擔憂,稱這是社交媒體、部分主流媒體及民粹領袖助長的伊斯蘭恐懼症的結果。
今年早,前保守黨議員安德森(Lee Anderson)因稱倫敦市長簡世德(Sadiq Khan)「被『伊斯蘭主義』者控制」而被停職,後轉投改革黨,稱大部分公眾同意他的觀點。獨立審查顯示,保守黨內反穆情緒仍存,2023年報告顯示進展但警告一些建議實施緩慢。
工黨穆斯林網路報告(2020)指出穆斯林成員和支持者持續遭遇伊斯蘭恐懼症,多名議員呼籲調查。
部分媒體被指助長伊斯蘭恐懼,威脅穆斯林安全。穆斯林理事會媒體監察中心2021年報告顯示,2018年冬季59%有關穆斯林的文章涉及負面行為,逾三分之一文章誤導或概括穆斯林,恐怖主義最常見。
※ 本文由萌芽機器人自動轉貼自維基新聞,並有透過程式將可能的簡體中文自動轉換為台灣正體中文,新聞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任何錯誤之處還請見諒!
關於維基新聞:他們是一群志願者,使命是建立一個高品質,更新迅速,內容公正準確,且具有新聞價值的網站。所有在維基新聞網站內的內容都在自由版權許可下發布。這使得他們的內容能夠被自由的重新發佈與使用,並希望對全球數位資訊共享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