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9日訊】
香港教育局年初視學報告批評有學校唱國歌時師生歌聲細弱,建議加強學生唱國歌信心和習慣;局長蔡若蓮稱譬如唱K都不會好細聲唱,因唱歌須表達感情,音樂老師提醒學生唱國歌響一點屬正常建議,相信局方提醒學生要投入儀式不會令學校有壓力。
蔡若蓮,2016年
蔡若蓮認為唱任何歌曲都要響亮並投入感情,如返教會唱歌,無聲都不算投入;去唱K也不會細聲,否認局方管得太細,她稱學生唱國歌聲線大小反映投入度,關乎學生意識而非對錯。
蔡若蓮曾任中學校長,她憶述每逢畢業禮,校監都會問能否唱校歌時加大音量,她明白學生雖懂唱校歌,但未必以洪亮聲線唱,認為這反映學生在投入程度上仍有不足。她期望學生參與升旗禮時能投入,而非流於形式。
對於能否在國安教育方面稍作放鬆,蔡若蓮認為並非鬆緊問題。她指出2019年後,教育界要汲取教訓,加強學生價值觀教育,「過往為何如此易受片面之詞影響情緒,甚至做出不當行為,是因對事實掌握不全面」,強調學校有責加強學生守法意識及社會秩序要求,「基礎沒打好,它很容易倒塌」。
蔡若蓮提到,身為中國人應認識中華文化,有助加強國民教育。她指「孝道」是中華獨有觀念,西方價值觀中闕如。至於港人北上熱潮,蔡認為有助家長及學生親身體驗內地發展,而非依賴報章報道而產生誤解;期望港人在本地消費之餘,亦多帶子女到內地感受,局方將探討乘動臥列車赴內地考察可行性。
蔡若蓮提及大學學費問題,她指通脹累升約40%,但近廿年大學學費維持不變,現須檢討以符財政紀律。每名大學生每年學費需達6萬元,方實現18%的收回成本率目標,強調當局會考慮不同家庭負擔,學費調整將循序漸進,最終加幅維持合理水平。
※ 本文由萌芽機器人自動轉貼自維基新聞,並有透過程式將可能的簡體中文自動轉換為台灣正體中文,新聞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任何錯誤之處還請見諒!
關於維基新聞:他們是一群志願者,使命是建立一個高品質,更新迅速,內容公正準確,且具有新聞價值的網站。所有在維基新聞網站內的內容都在自由版權許可下發布。這使得他們的內容能夠被自由的重新發佈與使用,並希望對全球數位資訊共享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