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火流星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夜空中快速劃過,形成一個極亮的藍綠色火球,照亮了整片天空。社群媒體包含Instagram, Facebook, Threads, X.com,都能看見類似的影片或貼文。
歐洲太空總署(ESA)在西班牙卡塞雷斯(Cáceres)的一部攝影機於5月18日世界標準時間22:46,捕捉到了這顆火球的蹤影。
根據科學家的分析,它以每秒約45公里的速度從葡萄牙上空飛向大西洋,途經西班牙上空,該流星的速度大約是F-16戰機最高速度的65倍,可能在距離地球約60公里高的大西洋上空燃盡,歐洲太空總署針對軌跡及成份的研究顯示,它極有可能是一顆彗星的碎片,根據過程中釋出的能量資料,科學家估算該物體的直徑約為1公尺,質量在5001000公斤之間。

圖說:距離地球36,000公里外的地球同步軌道「氣象衛星第三代成像儀(Meteosat Third Generation Imager)」也捕捉到了該火球,利用閃電成像儀的初步資料分析,這裡的動畫顯示了流星穿過儀器視野時,在6秒內積累的閃光,顏色越黃代表從衛星的角度看見的亮度越強。
該天體在進入地球大氣之前,都沒有在全球的行星防禦監測系統發現,這很可能是因為它從一個特別多恆星的銀心天區或來自太陽方向的天空。(編譯/許晉翊)
資料來源:歐洲太空總署(ESA)
※ 本文由萌芽機器人自動轉貼自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站,原始上版日期為 2024/05/24 17:05:00,並有透過程式自動轉換字串,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任何錯誤之處還請見諒!
關於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又被稱為台北市立天文館或台北天文館,座落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的臺北科學藝術園區內,隸屬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創立於 1996 年 11 月 7 日,於 1997 年 7 月 20 日正式全面開放。其起源可追溯至臺灣的第一座天文教育機構,即「臺北市立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