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訊】
自由亞洲電臺指港府視其為「外國勢力」,使其在《基本法》23條生效後能否安全運作存疑。基於香港員工及記者安全,決定撤離香港辦事處,但保留本港新聞機構註冊。
總部設在美國、自由亞洲電臺1996年在港設立辦事處,以私營新聞機構方式營運。鑑於本港媒體環境趨向封閉,擬採用新的新聞模式應對,但承諾節目內容持續不輟。
港府強烈反對和譴責RFA言論,指《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只針對危害國安者,對正常報道無影響;重申定期審核新聞機構登記資格,若不符合準則或會撤銷資格。
港府指,《國安條例》參考其他國家做法,認為只有記者在港工作才擔憂屬嚴重偏見;條例旨在保護港人,針對極少數危害國安者,正常記者不會無意中觸犯。
政府新聞處列明新聞發布系統登記資格,會定期覆檢,傳媒若未符準則或遭撤銷資格;並稱部分西方媒體抹黑《基本法》23條立法,誤導外界對港看法,需為此負責。
在《基本法》23條立法諮詢期間,保安局長鄧炳強批評前港督彭定康、英國保安大臣董勤達、自由亞洲電臺及流亡前議員許智峰,指他們意圖抹黑23條立法,並特別指RFA受美國聯邦政府資助。
“彭定康他說有了國安法,為何仍要23條,有了23條暗指我們執法人員可以隨意拘捕人,這些全部都是錯。23條立法有七個罪類,其中只有兩個罪類,是在國安法包含的,我們必須把這些國家安全風險的缺口消除。我也留意到美國聯邦政府資助的「自由亞洲電臺」,當中提及到23條立法有些罪行,是針對傳媒,這個也是錯的、假的。我們只是針對危害國家安全的人。”——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說
《華爾街日報》社評指,《基本法》23條令香港對外商、律師和記者而言變得更危險,又批評該法例範圍過廣、定義模糊。
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言人向《華爾街日報》致函,批評社評抹黑立法,「唱衰」香港前景,並指西方媒體需為外界對香港的負面誤解負責。
英國《衛報》引用法新社報道,引述香港律政司長林定國指出,若市民分享網上言論意圖引起他人對政府的憎恨或違反《基本法》23條,可能會觸犯法例。
另外,保安局函《衛報》指其報道的標題存在誤導。
保安局副秘書長廖李可期函件批評《衛報》標題扭曲事實、誤導讀者,敦促《衛報》公平、公正報道本港事務。原法新社標題為〈香港律政司司長警告網上批評可違新訂立法例〉。
※ 本文由萌芽機器人自動轉貼自維基新聞,並有透過程式將可能的簡體中文自動轉換為台灣正體中文,新聞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任何錯誤之處還請見諒!
關於維基新聞:他們是一群志願者,使命是建立一個高品質,更新迅速,內容公正準確,且具有新聞價值的網站。所有在維基新聞網站內的內容都在自由版權許可下發布。這使得他們的內容能夠被自由的重新發佈與使用,並希望對全球數位資訊共享做出貢獻。